近日,DJI大疆农业“推动农业现代化,玉米飞防新篇章”无人机玉米测产交流会在内蒙古通辽市举行。活动旨在探寻在国家政策引导下,以农业无人机为代表的科技生产力,如何参与到玉米中后期植保管理中,实现增产增收的可行性。出席现场的有国内主流媒体、大疆农业经销商、种植大户等50余人。
玉米是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高达6.6亿亩,除了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同时也是饲料和工业原料的重要来源。玉米的增产增收,关系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如何借助科技提高玉米植保作业的效率和生产产量,也是大疆农业的一直在践行的事情。
玉米中后期管理难,传统方式无法下地、轧苗减产
中国玉米种植面积世界第一,但与产量最高的美国相比,中国玉米的平均单产却只有领先水平的57.9%。抛开土壤及气候条件、种子及技术差异等因素外,农业科技应用的相对落后也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
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闫晓静专家表示,玉米全生育期中都有可能会受到不同的病虫害侵蚀,若能在不同阶段进行针对性的植保作业,将有助于提高玉米的产量与品质。
据大疆农业解决方案工程师程忠义介绍,传统地面打药设备容易造成轧苗,导致产量损失。如遇雨后作业,还容易存在陷田的情况,无法及时防治病虫害。在玉米中后期由于植株较高,传统机械和人工作业则无法下地,因此对大多数农户来说容易放任不管。农业无人机在玉米平均覆盖率不到20%。“在玉米种植早期,我们通常采用农用四轮车进行喷洒,但是会有轧苗的情况,效率不高产量低,后期长高了就不打药了,主要是以往没办法打。”通辽市种植大户赵宏诚说道。
“空中”管理利器:无人机玉米飞防,每亩增产10%以上
农业无人机因其不受地形限制,不轧苗,飞行平台具备好操作、图传稳定等特点,可全程运用于玉米植保环节,能够有效解决玉米中后期施药难、病虫害不好防治等问题,避免作物减产。
据了解,大疆农业T60 农业无人机,具备50公斤喷洒载重和60公斤播撒载重的能力,大田作业效率能够达到1000-1200亩一天。面对玉米高杆作物,大疆四天线 O4 图传系统可保证画面流畅稳定,并实现传输距离远至 2 公里。当遥控器信号遮挡严重时,还可自动切换为 4G 数据链路,飞行更安全。面对玉米四周地边有防风林的情况,大疆农业无人机通过飞行打点还可实现RTK精度级别的精准作业,保证地边不漏喷、重喷,高效便捷。
在活动现场,大疆农业销售团队选取了两块相同大小的玉米田,一块为飞防试验田,一块为对照地,进行测产对比。 试验地块经历了两次打药,分别是大喇叭口期和抽雄期;在对照地块上,则按照农户过往的习惯,除了初期打一次除草药以外不再进行任何管理。最终通过取样测产的方式,对比产量与品质上的区别。
经称重,对照地块样品重量为6.93公斤,预估亩产1083.8公斤;试验地块样品重量为 9.03公斤,预估亩产1211公斤,相比对照地块每亩理论增产127.2 公斤。实践证明玉米中后期无人机打药能够增产11.7%,有效保证病虫害防治及时性,进而保障玉米增产增收。
推进优质粮食工程,护航粮食安全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玉米的播种面积为44218.90千公顷,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大约37%,在所有谷物中,是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随着玉米的经济价值强化及政策引导,中国玉米产业在全球逐渐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4年4月国务院正式印发《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方案(2024—2030年)》中指出,产能提升重点放在玉米和大豆上,强调“玉米重在集成配套、主攻单产”,同时坚持依靠科技,集成配套,推动良田良制并举、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
近年来,国家针对粮食产能提升出台多项政策,基于玉米单产的提升,除了良田、良种外,最重要的就是中后期的病虫害防治及叶面营养药剂的喷施技术,即“一喷多促”,这为提升玉米中后期机械化管理水平指明了方向。而随着中国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无人机技术已经成为完成这一现代农业管理环节的一项重要工具,也使玉米中后期作业成为了可能。
大疆农业全球销售总监张源表示,从水稻小麦的全流程植保管理,到玉米中后期飞防应用,大疆农业通过先进的无人机技术帮助农户在各种作物上实现增产增收,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经过十余年深耕,大疆农业无人机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作作物300余种,帮助全球农业解决作业难题。未来,我们将持续洞察用户痛点,让农业更轻松,让生命更美好。
-BOBty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