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是时代高速发展的产物,因其新奇快特点,“香味”自然也就飘到了资本市场当中,新中式预制菜品牌“珍味小梅园”近期已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B轮融资。不但资本迫切进入,不少餐饮企业也渴望在这个赛道分得一杯羹。截至今年4月底,我国在业存续的预制菜相关企业共有7.19万家。仅2020年就新注册1.25万家,同比增长9%。
聚焦“蹿红”的预制菜,艾媒研究院发布了《2021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分析报告》,该行业分析报告利用艾媒大数据决策和智能分析系统的数据挖掘结果,洞察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现状,并围绕预制菜C端用户行为、行业典型案例及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分析解读。
中国预制菜市场持续扩容,2021年市场规模预估达3459亿元
预制菜是指以农、畜、禽、水产品为原料,配以各种辅料,经预加工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预制菜在中国属于刚起步阶段,其发展离不开连锁门店和冷链技术的推动。
一方面,连锁门店需要标准化生产快速复制达到规模化,对于增效降本的需求高,预制菜食品能有效缓解厨房人员成本压力,2021年中国连锁餐饮门店达到41641家,连锁门店数量的上升预示着对预制菜品的需求量不断提升。
另一方面,冷链物流保障了预制菜品的新鲜度和扩大了销售半径,2021年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将达5699亿元,同比增长17.5%,冷链物流整体市场规模增长较快。中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有助于预制菜行业业务拓展和扩充。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约2445亿元,B端市场为1956亿元,C端市场489亿。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预估为3459亿元,同比增长18.1%。随着消费升级以及冷链物流布局,预制菜市场将向BC端同时加速发展,之后将以20%的增长率逐年上升,2023年中国预制菜规模约为5165亿元。
超八成用户每周消费预制菜产品,顾客购买预制菜主要是为了节省时间
从预制菜C端用户画像来看,近六成为女性用户。分年龄来看,用户主要以中青年群体为主,超过八成用户年龄位于22-40岁,其中31-40岁用户占比为46.6%。分城市线级来看,一二线城市用户居多,45.7%用户分布于一线城市,19.8%用户分布于二线城市。
行业分析报告数据显示,用户中超八成用户每周消费预制菜产品,顾客购买预制菜主要是为了节省时间。而在价格方面,用户单次消费21-30元占比最多,其次11-20元和31-40元占比均达20%以上。
行业分析报告观点认为,近年来,C端顾客追求便利多元化的产品,已经形成每周购买预制菜产品的习惯,在上班族缺少做饭时间的情况下,预制菜在C端的发展潜力巨大。
此外,在购买渠道方面,用户主要通过线下渠道购买预制菜品,与外卖相比83.8%的用户觉得预制菜品更健康、卫生。而在消费场景方面,晚餐和中餐预制菜的消费场景占比高,分别为72.3%和52.8%,商家可调整产品结构满足用户需求。
预制菜市场步入快速发展期,互联网多元化营销助力触达C端客户
中国餐饮市场规模庞大,整个行业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降本增效的需求高。预制菜起到降低损耗、减少厨师和切菜小工、节约厨房操作空间等作用,提升了餐饮品牌出餐效率。中国餐饮协会调研数据显示,约52%的调研企业拥有中央厨房,同比上升了7%,可见餐饮企业对预制菜的需求之大。而从C端看预制菜行业,消费者在家只需通过简单烹饪,即可享受美味的餐饮,满足了顾客省时、健康、高性价比的需求。
市场需求高,中国预制菜市场步入快速发展时期,但同时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行业分析报告指出,预制菜对企业供应链跨地域运转能力要求颇高,既需要保证食材的新鲜度,又要能提供给顾客差异化的产品,以满足消费对多场景、多口味的需求。预制菜因对冷链技术要求高、中国菜系种类繁多,限制了企业进一步发展,消费端顾客对预制菜口味满意度与烹饪技术相关联,存在难以把控的风险。
聚焦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制菜需结合互联网多样化营销策略,加速品牌传播,积极迎合消费者需求,快速触达C端客户。行业分析报告观点认为,预制菜企业通过直播、种草、社群等互联网策略,宣传预制菜品牌和产品信息,根据顾客消费偏好迭代创新产品,降低烹饪难度,产品受到用户欢迎。当前,C端市场存在巨大潜力,互联网多元化营销将加速预制菜的传播,推动整个行业快速发展。
以上部分数据、内容来自艾媒研究院发布的报告,点击下载完整版↓↓↓
-BOBty官网